呼吸机PSV模式触发灵敏度和压力支持水平的参数
发布时间:2021-03-04 15:38
PSV模式需要预设的参数主要包括触发灵敏度和压力支持水平。由于呼吸频率和吸呼比由患者自主呼吸控制,因此在实施单纯PSV通气时,一定要首先检查窒息(后备)通气的设定,以免自主呼吸停止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有些新型呼吸机还可设定压力升高时间和吸呼切换参数。
1. PSV的预设压力PSV模式下,气体进人肺泡的驱动压不仅来自于预设压力,尚包括患者吸气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气体的驱动压对抗弹性阻力和气道阻力,驱动气体进人肺泡,产生潮气量。因此,应用PSV时的潮气量由三个因素决定:PS预设压力、患者的吸气肌用力程度、以及患者肺部情况(阻力和顺应性)。在顺应性和气道阻力不变的情况下,潮气量决定于PSV预设压力和患者呼吸肌的收缩强度。当患者吸气肌收缩强度不大时,压力支持水平的调节对潮气量有明显影响,多见于平稳呼吸的患者。而当患者的吸气肌过分用力时,压力支持水平的调节对潮气量的影响就不十分明显了,常见于呼吸急促或窘迫的患者。这也就可以解释临床应用PSV时遇到的现象:当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时(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并未出现人机对抗,而增加压力支持水平并不能明显增加患者的潮气量。同时监测气道压和食道压可发现PSV时预设压力和用力吸气对潮气量的影响。无压力支持时,患者吸气相食道压明显下降,提示用力吸气。随着压力支持水平的增高,患者吸气相食道压的降低幅度减小,而潮气量并未明显增大,说明此时压力支持的主要作用在于减轻吸气肌的负荷。
食道压和隔肌肌电图反映患者的吸气作功情况,可用于指导PSV时压力支持水平的调节。患者的吸气作功增加提示支持水平不足。但在临床中很难常规应用这两种方法。实际操作时,可根据患者辅助呼吸肌的运动情况和呼吸频率来指导压力支持水平的调节。患者很少动用辅助呼吸肌、呼吸频率小于25次/min,一般可认为PSV水平是恰当的。以上讨论提示,应用PSV时不能仅依靠潮气量来判断压力支持水平。
2.压力升高时间压力升高时间决定了呼吸机在患者吸气之初送气达到吸气压力的速度,仅限于定压模式。在呼吸机操作面板上通常标记为加速百分比,参数的调节单位为%。%数越大,速度越快、压力升高时间越短。压力升高时间短,初始吸气流速增大,快速达到预设的吸气压力,维持吸气压力的时间加长;而延长压力升高时间,初始吸气流速降低,较慢达到吸气压力,维持吸气压力的时间缩短。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该参数的调节不会影响到患者的通气效果,维持在50%左右,即可达到人机协调。
对于呼吸急促和呼吸窘迫患者,若压力升高时间设置过长,吸气初始流速过慢,无法满足患者对吸气流速的高需求。患者呼吸频率又较快,压力一时间波形常表现为整个吸气相的压力超射。这时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吸气困难,如张口吸气和出现三凹征。而对于吸气温和的患者,若压力升高时间设置过短,吸气初流速过快,则会出现吸气初超射。因此,应根据压力一时间波形调整压力升高时间,尽量获得平滑波形,以避免吸气超射为标准。
3.吸呼切换参数在呼吸机上通常标记为呼气触发灵敏度,PSV模式专用。调节单位是吸气峰流速下降百分比,百分比数值越高,吸气时间越短,吸气向呼气的切换越早。一般25%的设置可适应多数患者的情况。
两种患者群体可能对呼气触发灵敏度有特殊要求。在相同呼气触发灵敏度条件下,限制性肺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的吸呼切换提前;
A.合适的压力升高时间,表现为平滑的压力波形,吸气压力能维持一定时间;B.压力升高时间设置过长时,表现为整个吸气相的压力超射;C.压力升高时间设置过短时,表现为吸气初压力超射而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气道阻力增加)则延迟。对于前者,如ARDS患者,可适当降低呼气触发灵敏度,使吸气相延长,有利于肺内气体分布。
对于后者,如COPD患者,应提高呼气触发灵敏度,使吸气相缩短、呼气相延长,有利于减轻肺动态过度膨胀,降低内源性PEEP.